1. 茶具術語
我的理解,一壺茶是喝的,一盞茶是時間。一盞茶是一個漢語詞語,一般作為時間量詞來使用,但也可作為名詞使用。一盞茶為10分鐘或者14.4分鐘,語出《僧祇律》。
還有一種理解,一盞茶是一杯茶的意思,比一壺茶要少。一壺顯然是裝茶水的器具,而不是喝茶的器具。要知道,一口茶為品,兩口三口就作解渴的飲驢了。(出自《紅樓夢》),所以喝茶要用小杯小盞,為風雅之事。
2. 茶具的基礎知識
1. 了解茶樹和茶的種類、品種、等級和產(chǎn)地是識茶的基礎。2. 茶樹是茶葉的原料,不同的茶樹品種適合生長在不同的地區(qū),因此會影響茶葉的風味和品質(zhì)。3. 茶的種類包括綠茶、紅茶、烏龍茶、白茶、黃茶等,不同種類的茶葉制作工藝和口感也各不相同。4. 茶葉的等級和評定標準不同,因此同一種茶葉的品質(zhì)和價格也會有差別。5. 不同的產(chǎn)地會對茶葉的風味和品質(zhì)產(chǎn)生影響,例如日本的綠茶和中國的綠茶就有很大的區(qū)別。6. 除了了解基礎知識外,識茶還需要通過品嘗和比較來培養(yǎng)自己的味覺和嗅覺,從而更好地辨認茶的品質(zhì)和風味。
3. 茶具的知識:名稱,用途,款式
茶壺:主要用于泡茶,壺身圓潤,肚大能容,壺口帶嘴用于斟茶。好的茶壺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(fā)茶的香味,且不吸茶香。
蓋碗:蓋碗又稱“三才碗”,是一種上有蓋、下有托、中有碗的茶具,主用也是泡茶。蓋為天、托為地、碗為人,暗含天地人和之意,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茶文化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
公道杯:公道杯也稱“茶?!保怯糜诰鶆虿铚?,再分茶至品茗杯中的茶具。以前人們用蓋碗泡好茶后直接分至各品茗杯中,容易出現(xiàn)茶湯濃淡不一、湯量不一的現(xiàn)象,公道杯的出現(xiàn)就解決了這個問題。
品茗杯:就是用于喝茶的杯子,杯身較矮,款式多樣。
聞香杯:聞香之用,比品茗杯細長,是烏龍茶特有的茶具。傳統(tǒng)的茶道講究的就是一嗅二聞三品味,聞香杯聚香效果好,香味散發(fā)慢,既可暖手又可盡情品玩。
輔助茶具有很多,應用于每一個泡茶品茶的環(huán)節(jié),總的來說是個“細節(jié)控”。購買的時候根據(jù)自己的使用習慣和實際需求來定就好了。
茶葉罐:盛放茶葉的容器。茶葉的存放,講究密封、干燥、避光、陰涼、無異味,針對茶的特質(zhì)來選存儲工具,才是正理。
茶盤:茶盤是用于放置茶具、茶杯的平臺。一般而言,茶盤要平,且不怕泡水,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采用烏金石茶盤,有檔次感,還能排水。
杯托:剛泡好的茶容易燙手,一個杯托不僅能避免被燙,還能增加茶的儀式感,美哉。
茶濾:用于從茶壺中過濾茶湯,避免有碎葉茶渣落入茶湯,影響觀感和口感。
茶洗:用來洗茶的工具,形如大碗?!冻敝莶杞?jīng)》中說:"烹茶之家必備三個,一正二副。正洗用以浸茶杯,副洗一以浸沖罐,一以儲茶渣暨杯盤棄水。"到了現(xiàn)在,茶洗的功能更偏于洗杯、回收杯、裝茶渣棄水等。
茶承:茶承是用來承載茶壺的器具,即茶壺下的托盤。一方面茶承可以用于淋壺時盛水,另一方面茶承可以用于襯托茶壺的精美。
杯架:用來晾杯的架子,洗過的茶杯倒置于杯架上可以瀝干水分,保持干爽,不受污染。
茶荷:茶荷:用于盛放茶葉、觀賞茶葉,將茶葉放入茶壺中。形狀多以有引口的半球形,通常用竹、木、陶、瓷等制成。
茶蓋置:用來放茶壺、蓋碗的蓋子,直接放桌上或承盤里易臟,易留下水漬,一個蓋置可以。
4. 茶具解釋
餐具用于分發(fā)或攝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。餐具包括成套的金屬器具、陶瓷餐具、茶具酒器、玻璃器皿、盤碟和托盤以及五花八門、用途各異的各種容器和手持用具。目前市場上還出現(xiàn)了許多一次性的餐具,這種餐具對環(huán)境不好。
中文名:餐具
拼音:cān jù
釋義:擺酒席或供應酒食用的器具
詳細解釋:吃飯的用具,如碗、筷、羮
起始:禮儀活動
消毒方式:煮沸消毒
分享
詞語概念
基本信息
詞目:餐具
拼音:cān jù
注音:ㄘㄢ ㄐㄨˋ
基本解釋
1、[tableware]∶擺酒席或供應酒食用的瓷器、玻璃制品、銀器和其他器皿。
2、[dinnerset]∶用餐的器具。如:碗、碟、筷、匙子等。
引證解釋
指吃飯的用具,如碗、筷、羮、匙、盤、碟等。
《羊城晚報》1992.6.20:有專人清洗、消毒餐具,保證員工吃得豐富,吃得衛(wèi)生,吃得舒適。
各種用于分發(fā)或攝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。包括成套的金銀器具、茶具酒器、玻璃器皿、盤碟和托盤以及五花八門、用途各異的各種容器和手持用具。
日常餐具以瓷器餐具最多,瓷器餐具按制作原料又分白瓷餐具、骨瓷餐具、貝瓷餐具、鎂質(zhì)瓷、強化瓷等,其中骨瓷餐具市場上較為流行。
基本含義
餐具是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,各種禮儀活動中使用的酒杯,類似湯匙的東西,在相當早期就出現(xiàn)了。中國人早在公元前就使用筷子了,但餐叉在英國出現(xiàn)卻只是三四世紀前的事。當餐叉剛傳入英國時,曾遭到傳教士們的反對。他們認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為造福人類而恩賜的,避免用手指接觸食物,是對上帝的傲慢無禮和侮辱。
伊麗莎白女王一世也是用手指進餐的,但這有—套極嚴格的規(guī)矩。據(jù)斯塔肯記載,食物“應該用三只指頭拿起”,“舔吮或是在衣服上擦油膩的手指是不雅的舉止”。
必備之物
毛巾和洗手碟是必備之物,在羅馬時代,每位客人都帶著自己的毛巾。餐巾的使用只有二三百年的歷史,但當時很快就成為餐桌布置的一部分。查利王二世的御廚蓋爾·羅斯在他的著作《烹調(diào)指導大全》—書中,曾敘述了多種折疊餐巾的方法。供個人使用的餐盤出現(xiàn)在“墊盤”之后?!皦|盤”實則是一片面包,先讓它吸透放在其上的肉的汁水,然后吃掉。
5. 茶具用語
所謂白鶴沐浴,實質(zhì)上是一個洗滌茶具、蓄存茶香的過程。洗滌不凈,泡出的茶或不香,或有異味;洗滌干凈,泡出的茶才清香怡人。泡功夫茶的八道工序:.白鶴沐浴(洗杯)、觀音入宮(落茶)、懸壺高沖(沖茶)、春風拂面(亂泡沫)、關公巡城(倒茶)、韓信點兵(點茶)、賞色聞香(看茶)、品啜甘霖(喝茶)。
6. 茶具專業(yè)術語
1 是指人們在喝茶時不去評判事物的是非。2 這個詞語來源于唐代大詩人杜甫的《茶歌子》:“茶極品,必有余香;高山流水,必有聲色;古人詩畫,為有清風;茶今德音,能清無是非?!?意味著茶可以使人心態(tài)平和,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擾,從而不去評判事物的是非。3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它不僅體現(xiàn)了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方式,也帶有哲學意味。茶清無是非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們追求內(nèi)心平和與和諧的愿望。
7. 茶具全套介紹
功夫茶具套裝包括有:茶壺、茶杯、茶盤、茶巾、茶挾、煮水器、茶船、茶海、茶墊、茶洗等。以下是功夫茶具套裝各種茶具的使用方法:
1、茶壺
功夫茶具中的茶壺,也叫“沖罐、蘇罐”,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,其使用方法是用來沖泡茶葉。功夫茶具套裝中的茶壺有四大標準:小、淺、齊、老,好的茶壺,沖泡的茶湯滋味更佳。
2、茶杯
茶杯是功夫茶具套裝中必備的茶器,其使用方法是用來盛裝沖泡好的茶湯。通常功夫茶具套裝中的茶杯都是小、淺、薄、白的,更便于欣賞茶湯的顏色,而且容易清洗。
3、茶盤
茶盤的使用方法是用來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,還可以用來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的茶水。功夫茶具套裝中的茶盤盤面都是比較寬的,便于盛放多些茶具,以襯托茶具的美觀。
4、茶巾
功夫茶具套裝中的茶巾又叫茶布,使用方法是干壺,在酌茶之前把茶壺或茶海底部遺留的雜水擦干,也可以用來擦拭滴落桌面的茶水。
5、茶挾
功夫茶具套裝中的茶挾,又稱茶筷,使用方法和茶匙相同,用來挾取茶壺中的茶渣。也可以用來茶杯洗杯,既能防燙又能保證衛(wèi)生清潔。
6、煮水器
煮水器,使用方法是用來煮水烹茶。古時候用的煮水器叫風爐,現(xiàn)今的功夫茶具套裝中使用的基本上是電爐。
7、茶船
功夫茶具套裝中的茶船,使用方法大致為放置茶壺,沖入沸水,洗壺后把茶壺里的水倒到茶船里,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??偟膩碚f,作用就是盛接茶壺中溢出的茶水。
8、茶海
茶海又叫公道杯,使用方法為盛放泡好的茶湯。茶壺里的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后,把茶湯倒至茶海,再分倒各杯,使各杯茶湯濃度相宜,沉淀茶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