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文房四寶
文房四寶,是中國獨有的書法繪畫工具(書畫用具),即筆、墨、紙、硯。
文房四寶之名,起源于南北朝時期。
歷史上,“文房四寶”所指之物屢有變化。在南唐時,“文房四寶”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、安徽徽州李廷圭墨、安徽徽州澄心堂紙、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。
自宋朝以來“文房四寶”則特指宣筆(安徽宣城)、徽墨(安徽徽州歙縣)、宣紙(安徽宣城涇縣)、歙硯(安徽徽州歙縣)、洮硯(甘肅卓尼縣)、端硯(廣東肇慶,古稱端州)。
元代以后,湖筆(浙江湖州)漸興,宣筆漸衰,改革開放后,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。
中文名
文房四寶
包含
筆、墨、紙、硯
起源于
南北朝時期
原產(chǎn)地
安徽
代表
宣筆、徽墨、宣紙、歙硯
出處
《文房四寶譜》。
2. 文房四寶最著名的產(chǎn)地
文房四寶中的毛筆,著名的有宣筆、湖筆及宋筆(四川樂山)。其中宣筆引領了中國毛筆的第一個發(fā)展時期,即從漢代至宋末千余年的歷史。唐代,宣州成為全國的制筆中心,誕生了中國毛筆兩大制法之一的,以制筆名家諸葛高為代表的“諸葛派”。
中國墨的杰出代表就是徽墨。“徽墨四大家,績溪占其半”。今天,已經(jīng)形成了以宣城的績溪為中心的徽墨生產(chǎn)基地。
房四寶中的紙,用于書畫的最好的是宣紙。宣紙已有千余年的歷史,倍受古今書畫名家的親睞,已經(jīng)成為書畫用紙的代名詞,有“千年壽紙”“紙中之王”的美譽,曾于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。如今,已經(jīng)形成了以中國宣紙集團公司為代表的宣紙制作群。
關于硯臺,我們的先民創(chuàng)造了四大名硯,即端硯(廣東肇慶)、歙硯(安徽歙縣)、洮硯(甘肅卓泥)、澄泥硯(山西繹州)。
3. 文房四寶是指什么意思
文房四寶指筆、墨、紙、硯,是書房中常備的四種文具,也是中國獨有的書法繪畫工具,文房四寶之名,起源于南北朝時期。自宋朝以來“文房四寶”特指宣筆(安徽宣城)、徽墨(安徽徽州歙縣)、宣紙(安徽宣城涇縣)、歙硯(安徽徽州歙縣)、洮硯(甘肅卓尼縣)、端硯(廣東肇慶,古稱端州)。
起源
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、墨、紙、硯演變而來的,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“文房四寶”,大致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。
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書,或能畫,或既能書又能畫的,是離不開筆墨紙硯這四件寶貝的。
“文房”之名,起于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(公元420--589年),專指文人書房而言,以筆、墨、紙、硯為文房所使用,而被人們譽為“文房四寶”。文房用具除四寶以外,還有筆筒、筆架、墨床、墨盒、臂擱、筆洗、書鎮(zhèn)、水丞、水勺、硯滴、硯匣、印泥、印盒、裁刀、圖章、卷筒等等,也都是書房中的必備之品。
4. 文房四寶圖片
文房四寶[wén fáng sì bǎo]
筆墨紙硯
本詞條是多義詞,共9個義項
文房四寶,是中國獨有的書法繪畫工具(書畫用具),即筆、墨、紙、硯。
文房四寶之名,起源于南北朝時期。
歷史上,“文房四寶”所指之物屢有變化。在南唐時,“文房四寶”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、安徽徽州李廷圭墨、安徽徽州澄心堂紙、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。
自宋朝以來“文房四寶”則特指宣筆(安徽宣城)、徽墨(安徽徽州歙縣)、宣紙(安徽宣城涇縣)、歙硯(安徽徽州歙縣)、洮硯(甘肅卓尼縣)、端硯(廣東肇慶,古稱端州)。
元代以后,湖筆(浙江湖州)漸興,宣筆漸衰,改革開放后,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。
中文名
文房四寶
包含
筆、墨、紙、硯
原產(chǎn)地
安徽
代表
宣筆、徽墨、宣紙、歙硯
出處
《文房四寶譜》
5. 文房四寶是哪四寶
文房四寶指的是:筆、墨、紙、硯。歷史上,“文房四寶”所指之物屢有變化。
在南唐時,“文房四寶”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、安徽徽州李廷圭墨、安徽徽州澄心堂紙,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。自宋朝以來“文房四寶”則特指宣筆(安徽宣城)、徽墨(安徽徽州歙縣)、宣紙(安徽宣城涇縣)、歙硯(安徽徽州歙縣)、洮硯(甘肅卓尼縣)、端硯(廣東肇慶,古稱端州)。元代以后湖筆(浙江湖州)漸興,宣筆漸衰,改革開放后,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。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(chǎn)地,是飲譽世界的“中國文房四寶之鄉(xiāng)”,所產(chǎn)的宣紙(涇縣)、宣筆(涇縣/旌德)、徽墨(績溪/旌德)、宣硯(旌德)舉世聞名,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。
6. 文房四寶的寶中之寶是什么
文房四寶,是中國獨有的書法繪畫工具(書畫用具),即筆、墨、紙、硯。文房四寶之名,起源于南北朝時期。
紙,是中國的一個偉大發(fā)明,世界上紙的品種雖然以千萬計,但“宣紙”仍然是供毛筆書畫用的獨特的手工紙,宣紙質地柔韌、潔白平滑、色澤耐久、吸水力強,在國際上“紙壽千年”的聲譽。
毛筆,是古代中國與西方民族用羽毛書寫風采迥異的獨具特色的書寫、繪畫工具。當今世界上雖然流行鉛筆、圓珠筆、鋼筆等,但毛筆卻是替代不了的。據(jù)傳毛筆為蒙恬所創(chuàng),所以至今被譽為毛筆之鄉(xiāng)的河北衡水縣侯店每逢農歷三月初三,如同過年,家家包餃子,飲酒慶賀,紀念蒙恬創(chuàng)毛筆。自元代以來,浙江湖州生產(chǎn)的具有“尖、圓、健”特點的“湖筆”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。
墨,是書寫、繪畫的色料。唐代制墨名匠奚超、奚廷父子制的好墨,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賞識,全家賜國姓“李氏”。從“李墨”名滿天下。宋時李墨的產(chǎn)地歙縣改名徽州,“李墨”改名為“徽墨”。
硯,俗稱硯臺,是中國書寫、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。漢代時硯已流行,宋代則已普遍使用,明、清兩代品種繁多,出現(xiàn)了被人們稱為“四大名硯”的洮硯、端硯、歙硯和澄泥硯。古代中國文人對硯十分重視,不僅終日相隨,而且死后還用之殉葬。
文房四寶獨具一格,它既表現(xiàn)了中華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風俗, 又為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進步和發(fā)展做出了貢獻。今天,中國正處在向現(xiàn)代化邁進的新時期。了解過去的中國優(yōu)秀文化,正是為創(chuàng)造未來的新文化。這對于提高民族自尊心,增強民族凝聚力,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。
起源
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、墨、紙、硯演變而來的,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“文房四寶”,大致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。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書,或能畫,或既能書又能畫的,是離不開筆墨紙硯這四件寶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