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紫砂壺和紫陶壺的區(qū)別?
建水壺和紫砂壺都好。建水紫陶和宜興紫砂均屬于炻器,兩種壺的關鍵區(qū)別在于泥料差異,從而導致二者的透氣性、吸水率和保溫性都不相同。
紫砂泥料細膩又有砂質感,因為其常見目數為40、60和80,目數越小,顆粒越大,泥料透氣性越好,具有較強的吸附力。而紫陶泥料屬于高目數,一般在200目以上,300目以上的也很常見。
宜興紫砂壺的密度低,導熱性弱,保溫性好,泡茶香而不散,隔夜不餿,茶水透過紫砂會有滋潤效果。而云南建水紫陶壺的密度高,導熱性好,散熱快,水溫不容易偏高,不易因水溫高而把茶燜壞。
2. 紫砂和紫陶一樣嗎
個人覺得紫陶燉鍋是比較好的,他燉出來的口感。比較好一點,味道也比較香一點,但是電子剎的話燉起來比較方便。
紫砂鍋,中國傳統(tǒng)一直都是陶類做炊具,瓦罐,瓦鍋之類的,瓷一般用來做餐具,如碗,菜盤。這是根據它們各自的特性來決定的。電紫砂鍋比白瓷更耐熱,受熱均勻,煲湯沒那么油膩……所以適合做炊具,而白瓷外觀更漂亮,用來餐具最好
3. 紫砂壺和紫陶壺的區(qū)別是什么
1、材料不同
宜興是石質砂料,收縮率不到百分之十且粘性不好;紫陶為粘土原料,收縮率百分之二十且粘性好。
2、制作工藝不同
宜興紫砂壺多為機壓;紫陶壺多為手工拉坯。
3、裝飾工藝不同
宜興紫砂壺多為陽刻;紫陶則是陰刻彩填。
4、打磨工藝不同
宜興紫砂壺不須打磨拋光;紫陶則無釉打磨、拋光。
紫陶因材料和工藝的因素,在形的把握上,蓋的精密度上都不差于宜興紫砂壺。當然也有人的因素。紫陶自身的優(yōu)勢在裝飾與色彩。在裝飾上紫陶更能表現中國書畫的神韻,宜興紫砂陶不及也。紫陶成色古拙多變,每一件都無雷同。宜興紫砂陶則是千陶一面,而且化工壺居多。
4. 紫砂壺和紫陶壺哪個好
紫砂更安全。
紫砂的原料最初是礦石,經過十幾道工序處理成可以制作紫砂的泥料,生胚強度大,可塑性高,且含有觸感非常明顯的砂石質感,收縮率基本不到10%。粘性不足。
紫陶,勝在透氣性好,以及冷熱可急變。而建水陶是含鐵量高的粘土原料,它相較紫砂更加“細膩柔軟”,有泥土的特質,成品無釉磨光和精細的雕刻則有別于其他陶器。
5. 紫砂陶和紫砂壺的區(qū)別
區(qū)別在于:
1、陶瓷一般都要上釉,紫砂不上釉。
2、陶瓷的產品可以做到很薄,紫砂產品很薄的產品做不了,紫砂泥是高嶺—石英—云母類粘土,含鐵量高,同時還含有多種礦物元素。豐富的礦物元素。
3、紫砂茶壺不僅透氣性好,泡茶隔夜不變質,而且越用越亮。陶瓷產品由于上了釉,所以就沒有了透氣性,也就沒有越用越亮的說法。
紫砂壺的特點
第一、紫砂陶是從砂錘煉出來的陶 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,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。
第二、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 使用一段時日能增積“茶銹”,所以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。
第三、便于洗滌 日久不用,難免異味,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,然后倒去冷水,再泡茶原味不變。
第四、冷熱急變適應性強 寒冬臘月,注入沸水,不因溫度急變而脹裂。而且砂質傳熱緩慢,無論提撫握拿均不燙手。
第五、紫砂陶質耐燒 冬天置于溫火燒茶,壺也不易爆裂。當年蘇東坡用紫砂陶提梁壺烹茶,有“松風竹爐,提壺相呼”的詩句,也決非偶然。這就是古今中外講究飲茶的人,所以特別喜愛用紫砂壺的原因。